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荣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2011-01-14 10:50:00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裘颖琼1月14日报道:今天上午,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共有57项(人)获奖。其中,著名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德籍友好人士克劳斯·托普弗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继2005年、2009年后,上海今年再次获得“五朵金花齐放”的喜人成绩,共有57项(人)分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15.9%。另有55项上海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医药卫生领域,上海2010年共有“危重新生儿营养支线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等12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该领域获奖项目的38%,获奖成果显著提高了对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水平,保障了百姓的身体健康,使上海已然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重要诊治中心。特别是在发掘祖国传统中医中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中,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中医药学优势结合起来,大幅提升了本市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2010年本市有3个中医中药成果获奖,占全国本领域获奖总数的60%。
本年度上海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获奖项目共16项,占本市获奖数的40%,意味着企业也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海上重型起重装备全回转浮吊,填补国内空白,关键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近三年新增产值59亿元,利润12亿元,创汇7.6亿元。
王振义简介:
王振义(1924.11.30-)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