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很多人都开始筹划回家的事情了。
这几天的好友群都被抢票小程序占领。我问大家,什么时候回去啊。
有个女生说:“唉,不想回家,钱都没赚多少,每个月还不到一万的工资,拿什么回去啊。”
这句话出来,群里立刻炸了,纷纷讨伐她:“给我们4k的薪资底层留条活路吧大姐。”
她倒苦水说,不是我在秀优越感,一个女孩子在上海,拿着低于一万块的收入真的很难过啊。
“租房水电就花了一大笔钱了,加上吃、交通、日常消费,到手的钱所剩无几。在消费高的一线城市,过得还不如回老家每月三千的生活。起码吃住在家里,还能存个两千。”
其实她也动过几次回老家的念头,但想到赚得少又没前途就算了。
每次家里问起工作的事,她都表现得很自在,为的是不让他们担心。家里人都以为她平时工作很轻松,根本不用放弃在大城市拼搏的机会。
赶项目熬了几个通宵,周末无偿加班这些糟心的事,她都没有和家人提起过。
1
出门在外,我们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即使在外面打拼辛苦,也不想把负能量带回家。
谁还不是一地鸡毛,又强撑着给自己打鸡血呢。
无偿加班,随时待命,一人顶三人的工作量、八点下班应该感激,九点吃晚餐已经是常态……
每次说到丧的话题,群里都会变得很热闹,因为毕业后,大家很少能见到面,唯有对工作上的吐槽是感同深受的。
其中除了吐槽工作压力,不乏有说累出一身病来的。 2
有个同学吐槽说,现在才23岁就得了颈椎病,以后可如何是好。
平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也很少运动。最近受不了肩膀酸痛去医院拍片,医生说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劝他平时多注意运动,不要久坐,不然情况会恶化。
但普通上班族,哪有不久坐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职业病在年轻人堆里悄悄流行了起来。因为久坐,20多岁就腰椎间盘突出的越来越多,前阵子还有新闻说90后加入了植发大军。
工作的辛苦造成了身体上的劳累成疾,对工作的吐槽又加剧了丧文化的经久不衰。
现代人说到职业病,包含的不止是生理上的痛,还有心理上的丧。
长时间的工作,让我们多少都有些职业病。
3
大家都自嘲,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得点病反而不正常呢,最重要的是怎么治好。
想起刚毕业那会,因工作累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都会萌生想回家充充电的想法。
一遇到小长假,就想买张票回家看看,印象中,只有听到抢票成功时那“叮”的一声,我才会觉得松了一口气。
工作上的不如意,生活上的磕磕绊绊,都让人想暂时逃离喘口气,而往往回家就是最温暖的选择。
回到了家,那些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好像也都没那么烦心了,我们也能调整好心态去面对 。
无论多么丧气,回家一趟都会满血复活。即使不做什么,就躺在自己房间里睡大觉,也是好的。
如果真的有职业病,家里就是最好的治病疗养院吧。
因为回家一趟真的百病全消。
4
快到春节了,现在正是抢票最激烈的时候。
每年这时,我都会把抢票小程序发在群里,召集好友帮忙抢票,“求你了,能不能回家就靠你了”
转了几个群,甚至发了朋友圈,但是真的帮我抢票的人,也总是那么几个。
只有转到家里的群时,才会得到爸妈的第一时间回应: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打算坐几点的车。我说还要抢票呢,时间还不大确定。他们就琢磨着怎么帮我转发让别人帮我抢票。
虽说已经出来工作好几年,但我在他们眼里还像小孩子一样,他们会跟我说坐车时要看着行李,人多的时候包要背在前面,上地铁时不要为了抢时间和别人硬挤。
关键时刻总会发现,懒得理你的人,你再求助,他还是不动声色。帮你的人永远是那一些,为你上心的总是家人。
每次想到这里,回家的心就会更加强烈。眼看着朋友们都早早抢到了票,而自己还抢不到,这应该是春运最绝望的时刻吧。
累了,就回家休息吧。你离回家,只差一张票。
5
无论你月薪三千还是一万,出门在外能否赚到钱,家都会是一个永远接纳你的地方。
不要怕什么人间不值得,在家乡的烟火前它都会败下阵来。
快点买张回家的票吧,家人都在等着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