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低保、“开宝马”申请廉租房现象或将从源头上被有效杜绝。16日上午,广州市正式启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今后广州市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时,需先授权广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简称广州核对中心)对其家庭资产情况进行核对,核对报告将作为救助审批的重要依据。 目前,该系统已在越秀区、番禺区进行试点,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 核对报告将成救助重要依据 据了解,广州是首批36个使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该系统有效整合了广州市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房管、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多部门办公信息,有效杜绝骗保,提高因病致贫群众申办医疗救助效率等,大幅提升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审批效率。 16日上午,广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工作人员演示了信息系统。记者了解到,当本市居民个人或者家庭提出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申请时,需向街道申报家庭经济状况,并填报《广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申报表》和签署《授权书》、提交《单位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街(镇)负责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的资料审核和录入工作防骗新闻法律,并由区民政部门委托广州核对中心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 在申请人的授权下,广州核对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核对信息系统与、人社、国土房管、工商、公积金、税务、民政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比对,最后出具核对报告。该报告将作为社会救助部门审批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相关。防骗经验,从居民个人提出申请到核对报告“诞生”的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防骗画报。而如果居民对于社会救助申请家庭对信息核对结果有的,可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向区(县级市)民政局提出复核申请。 恶意瞒报将列入“”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李志雄介绍,过去,由于市、区、街镇信息网络对接技术较为落后,全市各职能部门的信息也没有有效的统筹平台,曾经出现骗保等问题。“仅以低保救助申请为例,目前广州全市约有近10万人在申领低保金,而每年因举报而查出的骗保行为有五六。今后,信息资源得到全面整合,申请人申报材料的‘水分’将进一步‘挤干’。” 据介绍,目前核对信息系统第二期建设已经进入了招标阶段,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作为核对信息系统第二期任务,将完成与银行、金融、证券等信息共享,也就是说,今后申请人的银行存款、股票信息也将纳入信息系统中进行统计,进一步加强核对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此外,第二期建设还将实现与省、市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扩大核对信息共享的范围;对现有享受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复核,实现救助动态管理,对已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取消其救助资格。 李志雄介绍,待第二期系统建设完成后,通过核对数据的积累,为建立社会保障(救助)诚信体系提供数据。当发现申报收入与核对结果相差较大,确认申请人恶意隐瞒其经济状况时,申请人将被列入“诚信”,这将影响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享受社会救助。如其申领低保、低收入救助,将于一至两年内不予受理。如其申请公租房,将于五年内不予受理。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如教育资助、住房保障、医疗救助,将于近期出台惩处细则。 链接 核查哪段时间? 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的核查时间段为申请日前6个月;公共租赁住房的核查时间段为申请日上一年度;医疗救助的核查时间段为申请人上一个医疗保险年度。 核查哪些内容? ●10种可支配收入: 1.扣除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劳务报酬;2.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收入;3.利息、股息、红利;4.财产租赁、转让收入;5.被人员生活费及土地征用一次性安置费;6.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7.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及各类保险收益金;8.继承性所得、赠予性收入;9.偶然所得;10.其他应计入的收入。 ●5类资产: 1.房产、车辆;2.古董、艺术品;3.银行存款;4.企业股份、股票、各类基金、债券等投资类资产及有价证券;5.其他有价值的资产。 ●以下各项收入不列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范围: 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补助金;国家特殊津贴;及有关单位发放的非报酬性励;因劳动合同终止(包括解除),职工依照国家和本省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丧葬补助(偿)金;各级组织发放的困难帮扶款或慰问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和励金;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在校学生获得的学金、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困难补助等;有关法律、法规不计入的其他收入。 除核对内容外,核对对象的支出与其提供的收入状况明显不符的,可以对其相应支出情况进行调查。(记者、通讯员文燕媚) 原标题:广州启动信息核对系统以防骗低保骗廉租房 原文链接: 稿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