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传统村落都是一部承载厚重历史的典籍,记录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传承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传统村落的价值日益被人所识。但是当曾经熟悉的村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一个个消失时,我们该怎么办?保护这些鲜活的文化瑰宝,让乡愁有“乡”可寻,是摆在今天人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
清明节假期 省级传统村落—— 延平区巨口乡九龙村 来了一群志愿者 他们之中有人来自法国 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建筑师 他们为何而来? ▼▼▼
4月4日—6日,中法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营长培训活动在延平区巨口乡九龙村举行。
守住记忆 留住乡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延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村落,每一个古村落都是延平传统文化、生态理念的活化石。 近年来,延平区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争取保护修缮资金,许多古村落原始风貌得以有效留存。目前,全区共有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15个。其中,巨口乡的土厝群等古村落独具特色,受到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青睐。
花香自有蝶飞来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近年来努力促成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便是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与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2018年初正式启动“中法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营长培训计划”,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将巨口乡九龙村确定为2018年的工作营地之一,并在此举办营长培训活动。
通过前期报名,共筛选确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名参训人员。培训导师有法国遗产保护工作营联盟主席玛丽·布鲁瑟、国际合作部部长法布里斯迪福;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副秘书长阮一家,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教授董一平等。培训人员将在为期3天活动中,听取工作营专题讲座、九龙营地踏勘和清理古民居等实地劳动,并从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担任2018年7—9月的工作营营长。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感谢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与当地组织者,她表示,优秀的文化和传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的精神命脉,所有人都应担负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
实地查看巨口土厝群后,法国遗产保护工作营联盟国际合作部部长法布里斯迪福说: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在法国很少有用泥土作为媒介做建筑的,更何况这是在中国的乡村,这个技术本身非活高超。能来参加这个活动,保护、维护这个建筑,特别地荣幸,感觉特别好。”
据悉,九龙村工作营将在今年7月开营。延平区还计划与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合作,在巨口乡举办艺术与乡村遗产为主题的艺术季系列活动,打造“古民居+生态+艺术”的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延平旅游知名度,推动延平乡村振兴。
知 识 小 链 接
中法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中法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于2011年起由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并组织,与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REMPART)”和遗产地政府密切合作。作为中法联合的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组织者和志愿者由中、法两方共同组成。 工作营以遵循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原则为前提,强调遗产保护、参与再利用的专业性、公共性及遗产在社区中的重要性,在专业从业人员的指导下,以传统建筑工艺、工具、材料对工作营营地的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修复,或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或重建。同时根据现代性的需求,注入新的功能及空间要素,力图通过工作营的模式提高参与者及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使遗产建筑成为遗产地社区新的社区凝聚力所在。 2011年至今,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已在中国8地(平遥、新绛、屯堡、麻朗、青岩、金华、苏州、同里)举办了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共接纳营员约300人,共向法国派遣学习遗产保护人员约20人。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于 2006 年 6 月 9 日正式成立。基金会致力于通过资助和奖励对城市遗产保护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城市遗产的管理、科研、宣传、教育、人才培训、学术交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以及涉外活动等各项城市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传统村落 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守护好他们 才能守住我们的乡愁 留住我们的根
文:魏雄妹、赵金后 图:巨口乡、观山海 |